從“風險先發”到“率先突圍”,溫州繼續呈現出“指標上去、風險下來”的良好態勢。溫州銀監分局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降至2.26%,不良貸款余額降至187.88億元,延續近3年來下降趨勢,為63個月以來最低水平。不良率已連續8個月在“2”字頭運行。
2011年9月份以來,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迅猛攀升。經過五年多風險企業的處置,全市不良貸款“見頂回落”趨勢已經形成,各類現行指標持續向好,主要業務出現恢復性增長。不斷下行的不良貸款持續“雙降”印證了“溫州金融生態已經基本修復,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的事實。
自2016年11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首次降至3%以內的歷史低點后,全市不良貸款率均在“2”字頭運行,持續運行了8個月。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比率比年初下降0.43個百分點,比上月下降0.26個百分點。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29.35億元,比上月減少21.58億元。
上個月剛剛完成破產和解的浙江三工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溫州風險企業化解的生動樣本。三工汽零是溫州重點骨干企業,但由于近年來受擔保鏈牽連,公司陷入資不抵債、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困境。2016年7月,三工汽零提出申請幫扶,通過“預重整”機制,短短兩個月企業就與各債權人達成初步和解意向,并最終在今年6月徹底割斷擔保鏈,走上正常生產經營之路。
為加速不良貸款處置,溫州不斷優化處置手段,在發揮傳統處置方式作用的同時,鼓勵探索處置市場化、批量化創新手段,用好押品資產信息平臺,運用核銷、轉讓等方式加大處置力度。對接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創新不良貸款化解手段,著力推進不良貸款市場化、多元化處置。據統計,2012年來累計處置不良貸款超1600億元,處置額位列浙江全省地市首位,累計幫扶困難企業1300多家,延緩或化解風險貸款1000多億元。綜合運用政府轉貸、平移代償、擔保置換等解鏈八大模式,清理各類涉及擔保圈的企業896個。
另一方面,溫州率先實現聯合授信管理機制“零起點、全覆蓋”,加速“去杠桿”。目前,單家企業平均授信銀行數量從2013年末的1.7家下降到1.2家,平均擔保企業數量從2013年末的0.9家下降到0.7家。同時,巧借平臺內嵌機制,將聯合授信管理機制與債委會相結合,累計組建債委會496家,涉及表內外合計用信1316億元。溫州銀監分局表示,今年將持續推進不良貸款處置,進一步鞏固溫州風險化解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