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市統計局遞交了一份三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876.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4%,增速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領先全國和全省1.5和0.3個百分點,穩居全省第3位。
據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黎明分析,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穩的基礎更加鞏固,好的因素不斷積累,新興動能不斷增強,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好于全國全省。
結構優化促使發展韌性增強
今年以來,溫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前三季度中,一、二、三產分別增長2.9%、6.5%和10.1%,三次產業結構為2.3:39.2:58.5,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發展韌性明顯增強。
1-9月份,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2.8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連續5個月保持在7.5%以上的增長區間。五大傳統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420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49.2%,同比增長8.9%,其中電氣、汽摩配、泵閥增加值分別增長9.3%、13.9%和9.7%。
全市領軍龍頭骨干企業實現增加值189.7億元,同比增長7.5%;高成長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7.8億元,同比增長12.9%,高于全部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
溫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產比重不斷提升,成為拉動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前三季度,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為2269.1億元,增長10.1%,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7.3%。
消費潛力有效激發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溫州一直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入發掘內需的潛力。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2.7億元,同比增長10.2%。現在,居民消費的持續升級,新的商業模式的快速興起,加上消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都有效地激發了消費的潛力。
1-9月份,進出口總額實現恢復性增長,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74.3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2個百分點。出口結構逐步優化,1-9月份,溫州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04.9億元,同比增長12.4%。
此外,固定資產投資有所回升。1-9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09.5億元,同比增長11.5%。
新經濟發展后勁十足
目前,溫州經濟結構逐步向好,新經濟發展后勁十足。1-9月份,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37.0億元、384.2億元和107.4億元,同比增長9.3%、10.1%和8.0%,分別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6、2.4和0.3個百分點。
新業態的發展也給經濟發展帶來足夠的想象空間,1-9月份溫州網絡零售額1052.2億元,同比增長35.8%,居民網絡消費599.0億元,增長29.9%,兩者增速比上半年分別提高5.7和4.7個百分點;由此帶來的快遞業務,也得以全面增長,1-9月份,溫州完成快遞業務量4.91億件,同比增長25.2%,快遞業務量居全國城市第11位。
另外,工業新產品銷售勢頭強勁,1-9月份,全市實現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1042.2億元,同比增長2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5位。
市場指標恢復性增長
用電量可以側面反映經濟的增長情況。前三季度,溫州用電量29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其中工業用電量174.9億千瓦時,增長7.7%,分別比上半年提升2.3和2.7個百分點,用電量增速比上半年回升。
前三季度,社會對市場預期充滿信心。從交通運輸業角度來看,三季度指數也出現恢復性增長。溫州金融相關數據穩步向好,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0814.2億元,同比增長6.1%,人民幣貸款余額8439.4億元,同比增長7.7%。